行业动态

与污染正面“刚”到底 四川绿色发展之路延续

来源:华清新闻 发布日期:2018-03-13 点击数:
*的十八大以来,四川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树立起地方主动转型的标杆。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绿色发展,四川决心更加坚定。
 放到全国,四川不算环保问题最严重的省份,但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四川面临的环保压力和硬骨头,一点不比其他省份轻、少: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然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草地湿地退化、沙漠化、石漠化等现象突出,城市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压力山大的生态环境现状,四川如何见招拆招?有了怎样的收获?又将朝着什么样的方向继续前行?


  环保风暴越发强势

  据悉,2016年以来,四川掀起了一场环保风暴。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为了推进环保工作,四川省*成立了以省长任组长、省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川省环境保护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省人大、省*、省*协12位副省级领导分别担任督查组组长并亲自带队,发改、公安、国土、环保、住建以及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等省环保督查工作小组的22个成员单位全部参与,多部门联动,协同配合。
  高规格的省级环保督察组,对1994个点位进行“重点督察”,梳理出各类环境问题8924个,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的省份。
  而截至2017年7月21日,四川省级环保督察发现的8924个各类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率为83.7%,其中19个市(州)整改完成率高于80%,省挂牌督办的10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也有不同程度进展。

  技术设施一个不能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加强督查配合,四川省还依托现有四川省空气质量监测及预警预报管理平台,四川环保部门初步实现了从近地面监测、地基遥感和星载监测数据的融合,强化了从近地面到高空的空气质量“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监测能力,初步建立起了集“监测监控-预报预警-污染防控-质量管理”为一体的先进技术体系。
  处理能力不足、项目布局不够,是四川省污水处理最大的“短板”。污水处理能力与快速扩张的用水规模不相匹配,管网、污泥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处理设施负荷率低,处理工艺技术有较大的差距。
  为此,到2019年底,四川全省城市(县城)、“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重点流域小城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将建设处理设施1608个,计划总投资649亿元,新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模252万立方米/日,全省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新法修改再添引擎动力
  而在7月25日召开的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草案)》提请审议。此次修订作了较大调整,进一步明确*及其部门环境保护责任;进一步细化管理制度和措施,强化监管手段;对环境保护薄弱领域如土壤、噪声、畜禽养殖等方面增加了污染防治规定;加大环境违法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新增了部分处罚条款。
  修订草案还加大了环境违法处罚力度,提出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批准,责令停业、关闭。未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应当责令停产整治。

  结语
  “一手抓到底,问题不彻底解决,绝不罢手。”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的表态让人感受到了整治环境的决心,而四川近年来在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时则体现了一种坚持。
  坚持绿色发展,是一场发展观的革命。良好生态环境,造福每一个人,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以督察倒逼落实,不断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四川,定能守护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后代子孙留下绿水青山。

最新发布
小名看看永久免费加密通道台湾链接人人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链接链接链接链接